许多朝廷官员都是江南学子,再加之在百官心里江南是大雍最安全的腹地,却不想忽然出了倭寇案,于是议论纷纷,让这件事越发不能低调。
这时候就有人称赞皇帝圣明:先前皇帝花费大精力叫萧辰在福建、江南沿海一带练兵建卫所,还有人私下嘀咕过皇上是想集中皇权,从沿海世家手里争夺控制权,如今看来却是高瞻远瞩。
皇帝的风评一下就变好了。
顾一昭私下里感慨:原来不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,就是现实也是。
萧辰作为卫所的直接建造人,虽然职位很低,但也被皇帝直接任命调查此事。
萧辰不负众望,亲自彻查此事,很快就顺着江南某户内奸查到了江南一户大家族刘家,这户人家与前几年被查抄的江南王邓家是近亲,因着邓家倒台他家也被连累,入狱了几个子弟。
听说邓家当初被抄家时还搬运了好多箱珠宝存在刘家,不过刘家事后翻脸,将邓家的钱财和自家的钱财放在一处,满腹心思搭上了海外的倭寇,想要报复朝廷。
但事情并未如此简单,萧辰很快又查出刘家背后的影子,是大皇子。
满朝哗然。
这几年大皇子给太子处处使绊子,以自己占着长子的优势,明里暗里为难太子,却没想到居然连倭寇都勾结?
皇帝震怒不已,将这件事交给了刑部尚书亲自过问。
这一查更是让朝廷上下震动:大皇子私下纠结了一批人,手下谋士和兵卒无数,妄图问鼎皇位。大皇子所居住的宫阙藏着自制的龙袍,还有玉玺,听说他养着的伶人受刑时招供,大皇子私下里常穿着龙袍扮做皇帝。
皇上大怒。
当即下令查抄了大皇子府,将大皇子幽禁在府里,手下谋士和兵卒更是纷纷被砍头,听说菜市口的血迹都流成了河,连着流了好多天。
朝堂上也是起了不少的震动,当初站队大皇子的心腹官员被砍头、流放、贬谪,顾介甫的案头上信件堆得如同小山。
顾一昭在他身边帮着处理政事,也跟着听到了许多朝廷动态。
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,她在顾介甫与幕僚议论萧辰时竖起了耳朵。
幕僚认为萧辰必然会高升:“这可是立下了大功!又是平倭寇,又是查谋反,世子本就受皇上器重,这回封赏个侯爷也使得。”
顾介甫讳莫如深:“且看看吧。”
过段日子就收到提拔令,仰鹤白因着协查办大皇子案被升为了统领,萧辰则是被赐予了玉如意,再加上一些口头奖赏,并未有任何职务上的变化。
幕僚纳罕:“为何?明明大姑爷远在京城,并未实质做什么。”
要说主力,肯定是萧辰做得多。
顾一昭则心里一沉。
皇帝果然还是多疑的性格。
既要用萧辰当心腹,也不允许他太过出挑。
这回的封赏就是个明白的警告:让萧辰知道他再怎么立功,也是皇帝手里的一柄利剑。
那那种情形下,皇帝会允许萧辰和顾家结亲吗?
顾家姐妹中大姐嫁入仰家,自己若再嫁入萧家恐怕是难上加难,就算皇帝再宠幸萧辰也不会允许仰家与萧家走得太近。
或者……非要嫁过去也可以,可必然的结果就是——皇上会压制萧辰。
顾一昭不记得自己当时在想什么,一整天她都浑浑噩噩如在梦里。
到夜里时,她居然梦见了萧辰。
梦里他坐在马上,向她伸出了手。
梦里的他如现实一般,可靠、稳重,可信赖。
不过顾一昭没有伸出手。
清晨梳妆时山茶“哎呀”了一声:“娘子昨夜没睡好?”t。她们这些服侍主家的人忌讳说小姐气色差,要不然肯定脱口而出。
顾一昭揽镜自照的心情都没有,挥挥手:“昨夜里听见外面猫叫,想来是聒噪吵到了我。”
现在这个季节,哪里来的野猫打架?
山茶心里嘀咕,麦花却略微明白,她将话岔开:“我去给娘子端一碗茯苓猴菇八珍汤来补补气色。”
糯米磨成了粉末,莲子煮得糯软,里面茯苓块和燕麦粒吃起来甜滋滋的,还加了陈皮丝,润泽的口感混合着绵软的气息,这一碗汤喝下去,顾一昭才觉得身上稍微有了些力气。
她犹犹豫豫依窗独望,池塘里的荷叶早已枯萎,莲蓬干枯,荷叶惨败,在银铜色的池水里站立成萧瑟的剪影。
她的确有点喜欢萧辰。
可一瞬那的心动抵得过漫长的人生吗?
在这个男子极度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,挡住了男子的仕途等同于断人生路。
现在萧辰或许对她有一点微薄的好感,可能有多久呢?
以后吵架来一句“当初若不是为了娶你,我何必吃这么多苦?”,那时候怎么办?
她这么反复纠结,整个人又瘦了下去,脸上婴儿肥褪去,脸也变成了跟四姨娘相似的尖下巴,急得四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