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>情欲小说>东晋北府一丘八>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4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24(4 / 7)

白虎点了点头:“是的,只不过这种情况下,到了乡村之中,时间久了,过了两三代人之后,出五服之后,这些士族庶子们,往往也成了庶人,只不过,是有些家业田产的庶人,或者说小地主。这就是庶民的地位慢慢提高的根本原因,一些穷苦贫困的庶民,因为战死或者是娶不到老婆,没有后代,而断子绝孙了,而这些下层士族则慢慢地变成了庶族地主,以至于一个村里后来很多都只有一个姓了,很多村子举村都是百十年前的某个士族庶子的后代,最后村长就成了这个士族庶子的嫡子嫡孙,这种既有血缘关系,又在一个地方相居百年,知根知底的情况,非常有利于这些家族掌控整个乡村。这就是小地主,庶族地主的由来。”

“而本就出身于士族的这些庶族地主,并不象以前的庶民和野人那样,没有文化,大字不识,他们虽然是庶子,但起码也曾经是士族家庭出来的,基本的教育会有,也会分得一些藏书,更重要的是,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家中的藏书,来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,于是,对于庶民来说,最头疼的一项,就是文化和管理能力的问题,也得以解决了,秦国之所以能灭六国顺利,就在于秦始皇对于各地的这些庶族地主,给予了安抚的政策,允诺他们如果不战而降,就可以保留在当地为吏的权力,所以象刘邦,吴芮这样的本地豪强,庶族地主,就成了当地的吏员,这也是秦朝后来基层控制力缺失,无力应付陈胜吴广他们起义的根本原因。”

玄武的双眼一亮,说道:“所以,你的意思是,其实是士族的一部分,或者说大部分庶子分化了出来,变成的新的庶人地主,甚至是庶人百姓,这些人比起退伍老兵为主的,没有文化的那些吏员来说,更有管理能力,渐渐地也掌握了基层的乡村,而原来的士族嫡子们所继承的士族,则是因为长期留在城镇之中,不下基层,反而对于这些乡村失控了?”

白虎点了点头,说道:“是的,差不多就是这个过程,而且战国之后,各国变法图强,开始限制和缩小大贵族,大领主的封地,大量原来属于士族的家族田地,给收回国有,连同着那些原本还属于这些士族分支庶流的下等士族,一下子彻底成了庶族地主,只向国家效忠,而不是向原来的家族效忠,于是国家可以直接通过这些人来掌握基层,士族的势力大大缩小,当然,这是在残酷的战国之中,得以生存的必然措施,不变法图强的国家,都给人消灭了。”

“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战国时的大贵族,大地主越来越少。就算是四大公子这样的大贵族,他们的门客也是寄养在城中,不是分散在乡村之间。”

推恩收地千古谋

白虎的眼中冷芒闪闪,继续说道:“而出现大贵族,大公子之类的国家,则往往内部不够集权统一,甚至君主的权力和这些大贵族的权力会有激烈的冲突,终将为秦国这种没有大贵族,庶民为吏的国家所灭。最后,就是秦始皇灭六国,以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取代了原来的分封模式,是划时代的一大变化!”

玄武点了点头:“是的,大一统不止是结束了分封制度,而且郡县制度,是让中央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吏,到地方上掌权施政,避免了以前的那种封爵诸侯实控地方,最后子孙世袭,尾大不掉的情况,象周天子,最后只剩下了巴掌一块的地盘,任何一个存活到战国时的诸侯国都比他们有力,实际上,周朝的天下,从东周初期开始就是名存实亡了,秦始皇搞大一统,其实就是吸取了这个历史教训,不再让诸侯坐大,反过来消灭君主。”

说到这里,玄武顿了顿:“然后,说到军制,你继续讲讲秦朝开始的文武之分,还有就是士族,或者说贵族,怎么就在秦汉时代失掉了军权了呢?”

白虎平静地说道:“秦朝的军制,严格来说是商鞅变法后的普遍军政制度,先是趁着野人从军,变成庶人的这种历史改变,让士族中的庶子分离出去的下等士族,跟在战争中立功得赏的庶人一起,成为了第一批庶人地主,这些庶人地主不再听命于以前的士族本家,而是听命于朝廷,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,也都收归国有,这其实是战国时各国变法的核心所在,因为一切的改革,变法,说白了,最后还是土地制度的改变,所有的人,都是依附在土地之上的。”

玄武满意地点头道:“说得非常好,白虎大人,庶族地主的爵位是要由国家来发放,这些基层的权力,也是国家通过爵位给与相应的基层吏职,也就是说,这些庶族地主,他们的土地,权力都是国家给的,因此只能效命于国家,而不是听命于原来的士族主家,对吧。”

白虎正色道:“是的,因为商鞅的爵位制度的设计,是除了秦君以外,士爵也会有所降低,这注定了大贵族也不可能长期保有大量的爵位,进而占有大量的土地,反而是因为自己的子嗣众多,要分出现有的土地,给一些孩子继承,不然没有爵位在身,也没有士族身份的这些子嗣,就会面临无地可以生存,甚至给饿死的危险,所以,大贵族的地是越分越少,而国家手上掌握的地是越来越多,这点在汉朝时期,有个最厉害,也是最有名的政策。”

青龙抢答道:“是汉武帝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